PCB電路板行業將迎新變革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技術領域的延伸滲透,很多看起來沒什么關聯的行業變得越來越緊密。大數據時代下的PCB線路板產業,也在向更多的領域與行業延伸。為了加強行業人員的認知,由HKPCA主辦、PCB信息網協辦的以“汽車電子及認知智能計算的發展對PCB影響”為主題的論壇在深圳威尼斯酒店佛羅倫薩廳舉行,會議邀請了博世的項目經理譚少濂以及現任IBM 全球線路板委員會主任的陸斌貽做主題演講,吸引了近90多PCB行業精英參與。


1,汽車電子的未來趨勢以及對PCB行業的需求
首先是譚少濂先生主講的《汽車電子對電路板的要求及趨勢》。 譚少濂憑借其豐厚的行業經驗及敏銳的觀察力,他提出,汽車電子一直是在動力、安全和舒適這三個領域尋求更多符合時代特點的技術進程中發展。但隨著能源短缺,氣候變化以及種種與汽車電子相關的因素的不確定波動。環保與全球化已然成了汽車電子發展的兩大趨勢。在這兩大趨勢下,涉及到節能減排,能源回收,相關汽車產品的功能整合以及成本控制等問題?;谌绾胃玫捻槕@兩大趨勢的發展, 譚少濂認為對于PCB行業應該有以下的要求。
第一,對于電流的要求,汽車電子線路板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能達到1.5A/立方米的程度,但隨著厚銅技術在線路板上的應用以及未來有把芯片嵌入電路板以及選擇性電鍍的可能,對于電流的最大額定也有更高的要求。
第二,對于電壓的要求,汽車電子功能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更高的額定電壓去匹配整體需求的發展。而線路板要考慮的是在如此大的電壓下如何散熱的問題。因此,未來汽車電子線路板的發展或許應更多的從線路板的材料著手,積極應對創新的發展需求。
第三,在主被動元件整合,多芯片方案的技術要求下,對汽車電子元件也有著越來越微小化的要求。這就要求線路板行業能不斷提升將元件越來越小化的局限于線路板中的技術,以應對汽車電子的發展需求。
此外,談及對線路板供應商的要求,譚少濂認為,供應者應該理解供應鏈中關于交互作用帶來的失敗機制的影響,同時設計提升功能零件的負荷能力,繼續為調整PCB供應鏈至零失誤作出努力。
 


2,認知智能計算發展下制造業的模式轉變以及對PCB的需求
人工智能已有60年的發展歷史,而隨著工業4.0和大數據的出現,新一代的智能革命正呼之欲出。制造業也從工業3.0時代向工業4.0時代轉變。對此,演講嘉賓陸斌貽先生帶來《認知智能計算對線路板的機遇和挑戰》演講。陸斌貽談到,由于制造業模式的轉變,它要求超級計算機以及IT設備能更聰明,更快的為人類服務,能有更多的數據和智能分析功能,這在某種程度上對PCB從技術和數量需求更大。因此,針對PCB行業來說,無論是從前端(智能手機,平板等),還是中端(路由器,基站等),乃至于后端(超級計算機)都應該緊跟工業4.0的步伐,加快相關技術的研發與創新。而根據IBM的關于各國PCB出貨量的報告可以看出,目前中國PCB在中低端的出貨量居世界領先地位,而PCB高端產品的出貨量則集中在日本,韓國等國家手中。這就意味著中國PCB存在著從中低端向高端產品轉變的另一出路。而這一出路具體到軟硬版和IC載板擴充產能,加大人才培訓,開闊更自由的商貿信息平臺以及PCB社交互助和互連平臺等具體實事,或許可以讓中國線路板走上更具影響力的新高度。